巴哈欧拉
巴哈欧拉陵殿入口
|
在上个世纪中叶,近东最臭名昭著的一个地牢是德黑兰的“黑色地狱”。它曾是一个公共澡堂的地下储水库,唯一的出口是一条陡峭朝下的三层石梯的信道。囚犯们蜷缩在自己的粪便中,在地牢的漆黑郁暗、阴冷潮湿和恶臭空气的交逼中枯竭衰亡。
就在这样一个悲惨场景中,再次发生了宗教史上最罕见最珍贵的事件:一个“凡人”,一个看起来在其它方面与凡人无异的人,被上帝召唤,为人类带来一个新的宗教天启。
那年是1852年,一个波斯的贵族,今天以“巴哈欧拉”这个名字为世人所知。在祂被囚禁期间,当祂拖着足枷,脖子上套着一个百多磅重的铁链时,巴哈欧拉领受了上帝对人类旨意的启示。
这一事件可与那些历史上的伟大时刻 ── 当上帝显示自身于早期的圣使 ── 相提并论:当摩西面对“燃烧之荆丛”;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得到启示;当圣灵以白鸽之形降临于基督;或当大天使伽布里尔出现在穆罕默德眼前。
巴哈欧拉在黑色地狱里的经历激活了一个宗教天启的过程。这一天启在以后约四十年里,产生了数千卷书籍、书简和信件 ── 这些经文今天构成了巴哈伊信仰的神圣经典之核心。在这些经典中,巴哈欧拉从精神、道德、经济、政治和哲学等所有层次上,描绘了重建人类社会的一个新框架。
过去,上帝的圣使们大多是通过演说或讲道把祂们的使命信息传送给人类;这些言辞被他人记录下来。这一工作有时是在先知生前,有时则是祂离世 后,根据祂的追随者的记忆整理出来。然而,巴哈欧拉信仰的创立者,却亲自拿起纸笔为人类写下祂所领受的天启,或是把祂使命之信息口述给担任秘书的信仰者 们。
巴哈欧拉不仅谈到了那些自古以来困惑人类的亘古神学和哲学问题,如上帝存在吗?何为善?我们为何存在?而且祂也涉及到20世纪思想家们所冥思苦想的问题:什么是人类本性之背后动机?有可能实现真正和平吗?上帝是否仍然关怀人类?等等。
从祂之慧言中,分布于全世界的巴哈欧拉之团体受到启迪和鼓舞,找到了道德准则,并由此得到创造之力量。
巴哈欧拉在阿拍伯文意为“上帝之荣耀”,祂于1817年11月12日诞生于德黑兰。祂是一个富有的政府大臣博左尔基.努里的儿子,原名为侯 赛因.阿里,祂的家世可溯源到古伊朗帝国的伟大皇朝。年轻时的巴哈欧拉过着王子般的生活,所受教育主要为骑马、剑朮、书法和古典诗歌。
1835年10月,巴哈欧拉与贵族之女阿西叶.卡依结婚。祂们有三个孩子,大儿子阿博都巴哈,生于1844年;女儿巴赫叶生于1846年; 小儿子梅赫迪生于1848年。巴哈欧拉婉辞了政府向祂敞开的大臣之仕途,而选择了致力于广泛慈善活动。早在十九世纪40年代初期,祂就以“穷人之父”而闻 名。1844年,当巴哈欧拉成为巴比运动的一个主要支持者时,便很快丧失了祂的特权地位。
作为巴哈伊信仰的先驱,巴比运动象旋风一样横扫伊朗,招致了宗教守旧势力的严酷迫害。在它的创始者巴孛被枪杀后,巴哈欧拉也被捕,并被赤足 带枷地解送到德黑兰。朝廷和教会中的权势人物要求把祂处死。然而,由于巴哈欧拉自身之威望和其家族的显赫地位,以及西方大使馆的抗议,巴哈欧拉幸免于难。 然而,祂被扔进臭名昭著的“黑色地狱” ── 波斯的希雅查尔监狱。当权者们希望祂会死于牢中,然而相反,这个地牢却成为一个新宗教天启的诞生地。
巴哈欧拉在黑色地狱里度过了四个月。在这期间祂冥思祂使命的全范围,“我只是一个象普通人一般的人,在床榻上熟睡。但是,瞧啊,那全荣耀之 和风吹拂过我,教给了我所有事物的知识,”祂后来写道,“此非来自于我,而是来自于那全能全知者。祂同时命令我在天地之间高声传颂. . .”
流放
当祂被释放后,巴哈欧拉从出生地被放逐,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流放、监禁和被迫害的生涯。祂首先被放逐到邻近的巴格达。一年后,祂隐居到库尔
德斯坦的深山野岭中,在那里完全孤独地生活了两年之久,冥思祂被召唤之使命的含义。这段时期令人联想起其它伟大宗教的创始者的隐居时期,如佛陀之漫游,基
督在沙漠中度过的四十个昼夜,穆罕默德在希拉山洞穴的隐居。 1856年,在流亡的巴比教徒和祂的儿子阿博都巴哈的急切恳求下,巴哈欧拉回到巴格达。在祂重新领导之下,巴比社团的地位逐渐上升,巴哈欧 拉作为精神领袖之声望也在全城传播开来。由于害怕巴哈欧拉的威望会重新点燃公众对此信仰的热情,波斯皇帝之政府成功地游说奥托曼当权者们把祂流放到更遍远 的地方。
1863年,在离开巴格达之前,巴哈欧拉和祂的同伴们露营在底格里斯河畔的一个花园里。从4月21日至5月2日,巴哈欧拉向那些伴随祂的巴比教徒们宣告了这一喜讯:祂就是巴孛和其它所有经典中所预言并许诺必将出现的那位圣使。
那花园以“蕾兹万花园”而为世人所知,在阿拉伯文中意为“天堂”。每年,那十二天在巴哈伊世界中被当作最快乐的节日来庆祝,称为“蕾兹万节”。
1863年5月13日,巴哈欧拉乘马离开巴格达,由祂的家庭和拣选的同伴陪着,前往奥托曼帝国之首都康士坦丁堡。祂已成为一位非常受人爱戴和敬仰的人物。目撀者以动人的词汇描述了这一离别的场景,据记戴,很多旁观者眼含热泪,权威者们恭敬地送行。
在康士坦丁堡驻留4个月之后,巴哈欧拉被当作国家囚犯送往爱丁诺堡,于1863年12月2日到达那里。在祂居留那里约五年的时间里,巴哈欧拉的声望继续上升,吸引了学者、政府官员和外交家的浓厚兴趣。
从1867年9月开始,巴哈欧拉写下了一系列书简,致当时的世界各国统治者,其中包括法国拿破仑三世、英国维多利亚女皇、德国凯撤威廉一世、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、奥国弗兰兹·约瑟夫皇帝、罗马教皇庇护九世、奥托曼苏丹阿布杜·阿齐兹和波斯统治者纳斯雷丁沙皇。
在这些书简中,巴哈欧拉公开宣称了祂的使命和地位,宣布一个新时代已经破晓。但是祂警告首先在世界政治和社会秩序中将会有灾难的剧变。为了 使人类更平稳顺畅地度过这一过渡期,祂要求各国统治者履行正义、号召全体努力解除军备,并呼吁世界统治者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国家各民族之共同体。祂说,只有 通过集体行动反对战争,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。
反对者们持续煽动,使土耳其政府把这群流亡者送往阿卡,奥托曼帝国在巴勒斯坦的一座监狱城。阿卡仿佛是世界的尽头,是最严重的杀人犯、强盗 和政府犯的终极地。这是一座街道骯脏、房屋潮湿破败、围墙高筑的城市。阿卡没有任何清洁水源,人们描述那里的空气是如此恶浊,以至飞过的鸟也会从空中掉下 来窒息而死。
巴哈欧拉和祂的家人在1868年8月31日到达的就是这样一个环境。阿卡是祂长期流放生涯的最终一站,祂将在阿卡及郊外度过祂生命的其余 24年。巴哈欧拉和祂的同伴们最初被监禁在军营的一个监狱里,后来被转移到囚城围墙内的一栋狭窄房子中。这些流亡者们被描述成危险的异教邪说者。面临城里 其它居民的敌意。甚至当孩子们外出时,也会遭到追赶和石块的攻击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流逝,巴哈欧拉教义的精神终于穿透了世俗的成见和冷漠。甚至有几位市镇 官员和阿訇在审视了巴哈伊信仰的教义后,也成了忠诚的敬仰者。如同在巴格达和爱丁诺堡一样,巴哈欧拉的道德品质逐渐嬴得了社区的普遍尊敬和仰慕,甚至领导 地位。
正是在阿卡,巴哈欧拉完成了祂最重要的一些著作。在巴哈欧拉中以其波斯文名字而更广为人知的《亚格达斯经》(至圣之经),概括了祂的追随者应遵循的根本法律和原则,并奠定了巴哈伊行政管理的基石。
1870年代后期,巴哈欧拉被允许移居到城墙之外,祂的信仰者终于能在相对宁静和自由的环境中拜访祂。祂居住在一栋废弃的楼房里,得以更专注地著述。
1892年5月29日,巴哈欧拉逝世。祂的遗体安葬在花园里的一个房间里,与这栋被修复的楼宇毗连。此地称为巴基。对巴哈伊信徒来说,这里是地球上最神圣之所在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